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强调,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,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重点工作,确保农业稳产增产、农民稳步增收、农村稳定安定。这份有关乡村振兴的“宝典”,为到村任职的选调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。
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“决心”,吸引广大人才助农业更强。“国势之强由于人,人材之成出于学。”加强乡村人才建设,在“育才、引才、用才、爱才”上多下功夫,引导广大人才在乡村振兴这篇“大文章”上大施所能、大显身手、大展宏图。以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”之计,广纳人才。因地制宜制定“三农”人才引进计划,大力引进“高精尖缺”的农业科技人才,为乡村农业高质量发展储蓄动能。以“人既尽其才”之举,用好人才。鼓励返乡回村的“能干人”、下乡创业的“实干家”、驻村帮扶工作队作“领头雁”,传播新技术新理念,为他们搭建“作战”舞台,确保“好钢用在刀刃上,劲道显在致富上”。以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之诚,就地取才。破除体制机制障碍,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、致富带头人、土专家等本土人才的培训,盘活“乡土”人才,使其“破土飘香,留芳故乡”。
以“一枝一叶总关情”的“真心”,发展特色产业助农民更富。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唯有发挥产业筑基引领作用,才能种下农民致富、乡村美丽的“摇钱树”,才能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和蓬勃活力,让乡村更具“造血”功能。结合资源禀赋,扶持特色产业发展。依托自然资源和养殖传统,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支持,鼓励村集体盘活存量资金,探索“集体+合作社+农户”经营模式,坚持走“小规模、大群体、草畜一体”的发展路子,坚持增加养殖户数量,集中养殖与分散养殖并举。增强造血功能,促进群众增收致富。做大做强当地特色产业,强化技能培训,落实“互联网+旅游+农业”的电商模式,进一步延伸产业链、打造供应链、提升价值链,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构建产业体系,提质产业发挥效益。一方面充分发挥帮扶优势,抓住消费扶贫和干部结对帮扶的有效措施,拓宽农产品销路,促进群众稳定增收;另一方面联动企业等社会力量推动实施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、品牌兴农战略,让农民、产业与市场紧密衔接,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,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。
以“敢叫日月换新天”的“信心”,改善乡村环境助农村更美。“人心齐、环境美、百业兴”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并不是简单的大扫除,既要重颜值,更要看价值。留点“土”味,保持一分原真。遵循当地自身发展规律,保护乡村原有的自然、生态和文化环境,做到“不砍树、不占田、不拆房、就地新农村建设”,留得住青山绿水,记得住乡愁。存点“古”韵,传承一脉文化。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,要注重整体风格的一致性,充分挖掘农村的历史和红色文化资源,保留乡村古韵,增添古朴沧桑之感,构建如油画般的美丽乡村。带点“美”感,演绎一种风情。重点围绕垃圾处理、污水治理、厕所改革、绿化村庄等方面聚焦聚力,达到人居环境“苟日新、日日新”的效果,向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“生态美”迈进。
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中国要强,农业必须强;中国要美,农村必须美;中国要富,农民必须富。作为驻村选调生,要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南,砥砺初心,不辱使命,在广阔农村舞台锤炼本领、展现风采,为乡村振兴美好蓝图贡献青春力量。
(文章来源: 渭源县下寨村党支部 王向爱)